簪星 第150节(2 / 3)
摇曳的黄色小花,神情一点一点冷下来。
他决定复仇。
“我要复仇。”他低声道。
簪星离开了故乡,去往了远方。
因他是罪身,未免旁人发现他的身份,便自行落发为僧,他披着褐色的袈裟,总是神情安然地穿梭于苦难之地。有时候是死尸遍地的战场,有时候是瘟疫丛生的村落,有时是民众悲苦的灾地,更多的时候,他总是带着金色的禅杖与佛珠,安静地垂眸走过无人踏足的宁静之地。
他总是很温和,助人为乐,积德累仁。传说中有佛子舍身饲虎,受他帮助的百姓常说,他或许就是佛陀的化身。因他善名远播,渐渐地,人们忘记了他本名,只唤他法号:敬善大师。
他成为了一名佛修。
佛修不仅要修身,还要修心。这些年,敬善几乎走遍了整个都州,他看破红尘生死离别之苦,堪透有情众生爱恨短暂无常。他眉宇间越发淡然宁静,超凡脱俗,声名越发远播。人人都知道都州有一名佛修敬善,修为深厚,德隆望尊。
这声名也传到了故乡。
旁人总说大师慈悲为怀,待一草一木都心存仁厚。只有他自己知道,他从未放下过仇恨,他潜心修心修身,突破长进,都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回到故土,手刃仇敌,替父母妻儿复仇。
敬善突破的那一日,他决心回到故乡,与往事做一个了断。
可都州却迎来了一场大旱。
旱灾来势汹汹,农物被烈日炙烤尽成焦木,城中米粮断绝。许多人被饿死,易子而食的事每日都在发生,死去的尸体舍不得埋葬,又以另一种方式与人合为一体。
人间一夕间仿佛成了炼狱。
而在这炼狱中,却有人舍出粮仓,熬粥赈济灾民。
赈济灾民的,是杨子风。
曾经凭借着杨家一门血债平步青云的杨子风,如今已成当朝宰相。家中银钱丰厚,妻妾成群。他听闻敬善大事一事,开始心中惴惴,逐渐后悔当年没有斩草除根,徒留后患。如今一个实力高深的修士,纵然他有侍卫相护,恐怕也无济于事。
这场旱灾来得很巧,简直是上天特意为他送来的机会。
他打听到敬善大师启程归来的时日,提前半月在城中赈济灾民,一时间,“仁厚”之名不绝于耳,百姓感激他雪中送炭,人人对他感恩戴德。
而他就在满城百姓跟前,就在敬善踏入故城的当日,赤裸上身,负荆请罪。
身披褐色袈裟的僧人平静地看着他,目光宁静如深海。他惶急地跪下身去,眼里流下泪水,忏悔过去的罪孽,诚恳地悔过。
末了,杨子风道:“我愿日日赈济灾民,直到旱灾结束为止。请大师原谅我过去罪孽,求一个赎罪机会。”
敬善没有说话,只是淡淡地看着他。
他终其一生,远走他乡,日日苦修,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再见仇敌,能为冤亲复仇。如今他修为深厚,已有了能力拿回所失去的一切,偏偏是在现在。
金色的忍冬在身后绽放,大片大片的枝蔓,令他想起被血溅红的倒塌的藤架。
身后的百姓却开忍不住开口了。
他们道:“大师,您就原谅他吧。”
“原谅他吧,他已经真心忏悔,给他一个赎罪的机会。”
“大师,我们不想饿死啊。”
孱弱的老者颤巍巍地躬下身子,稚嫩的孩童仰头拉着他的衣角,妇人流泪,青年哀求。昨日里还口口声声地称他菩萨低眉的善人,今日就站在他仇敌的那一面,对他咄咄逼人。他忽而感到有几分迷茫。
曾经不可一世、穷凶极恶的歹人如今已上了年纪,卑微谦恭的姿态,眼角却似流出一丝狡诈与得意。他道:“昨日夜叉心,今朝菩萨面。菩萨与夜叉,不隔一条线。大师,您不是善人吗?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,苦海无边回头是岸。佛家慈悲为怀,我已真心悔过,为何不能给我一个机会呢?”
为何不能给杨子风一个机会呢?
那谁又来给他一个机会?给他年迈惨死的父母、含恨而终的发妻、无端夭折的幼子一个机会?
死去的人不会再复生,犯下的罪孽不会轻易一笔勾销,过去的业,造就今日的果,都是报应。
敬善微微眯起眼睛,握紧了手中金色禅杖。
“噗通”一声。
离他最近的一个老妇人,忽而对着他,跪下身来。
善人(1)
仿佛被瘟疫传染了般,身侧忽而响起一大片“噗通”“噗通”的跪地声。
黑压压的人群跪在僧人面前,眼睛里是深切的恳求。
“求求大师”
“放过他吧”
“为了我们”
“他已真心忏悔”
无数声音或远或近地飘进他耳中,如佛陀在云层中隐秘的指引。
子风也跪在他面前,流着泪道:“我已知罪孽深重愿用余生赎清孽果”
他真的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吗?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