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嫁 第93节(1 / 3)

“带我去大牢。”钦使没和县令说半句闲话,直接吩咐县令给他带路。

县令见钦使脸色奇差,大气都不敢喘一下,毕恭毕敬地领着钦使前去大牢。

不用问他都知道该把钦使往哪领。

钦使跟着县令走进散发着难闻臭味的监牢,前行数十步,便见一个青衣青年坐在那里静静仰看墙上的小窗。

牢房的情况并不好,又脏又乱,那年方弱冠的青年看起来却像是安坐静室、一派悠然。

“你在看什么?”钦使命人打开老房门,迈步走了进去,口中不免好奇地询问。

卢应巡道:“我在看这窗。您看这窗开得这么小,外面太阳升起后却能让整个牢房都亮堂起来,月亮升起来后也能让整个牢房落满霜华。要没有它,哪怕天上的日月再如何光亮明耀,也分毫都照不到我们身上。所以,能给大伙开个窗可真好,再小再窄都好极了,您说对吧?”

钦使顿住。

他的目光落到坐在青年清俊的侧脸上。

聪明人说话不用说得太明白。

卢应巡口里说的是日月天光,实则另有所指。

即便他们千挑万选将一位他们认为圣明的君主推上帝位,也远远没有到可以坐享从龙之功的时候。

他们想要的并不是荣华富贵,而是想实现许多他们过去讨论出来的构想。

就如卢应巡所说的,就算他们有了一位还算英明神武的君主,要是他们的政令推行不下去,天下百姓的生活依然不会有太大改变。

最终也不过是皇帝换了个人而已,该欺压他们的人依然会欺压他们,该他们受的苦他们依然要受着。

他们要做的,就是要让寻常百姓知道他们如今拥有一位圣明之君,让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冤屈说出来,让他们可以不用像过去那样忍气吞声。

这并不容易。

这次赵王虽有失察之过,却也还算配合他们处置祸首,可更多地方可能是乡绅豪强相勾连,达官显贵层层相护,可以预想到会有多少麻烦在等着他们。

钦使笑骂道:“你连功名都还没有,考虑这么多作甚?快随我离开这腌臜地方给我打个下手,早些把事情处理完,也叫百姓们能早些睡个好觉。”

这话虽含着责备之意,更多的却是长辈对晚辈的亲厚。

卢应巡也不是爱自讨苦吃的人,既然钦使都这么说了,他便起身跟着钦使走出县衙大牢。

作者有话说:

钦使:我单知道太子是这样,没想到老寇家全家都这样

[]

卢应巡回到京城, 已是五日后的事了。

他踏入家门,迎来的就是他娘关切的泪眼,以及他爹等候已久的棍棒。

卢应巡:“…………”

卢应巡三步并两步地避开, 甚至一举蹿上自家院墙,坚决不叫他爹蓄谋多时的棍棒落到自己身上。

卢夫人见卢重英一见儿子就要打人,顿时气不打一处来,上去把卢重英不知从哪弄回来的棍棒抢走,不满地说道:“儿子好不容易才回来, 你逞什么威风?敢情不是你肚皮里出来的, 你就不知道心疼!”

卢应巡见形势大好才从院墙跃下,显见从小躲起打来就很熟练, 都练出这般敏捷的好身手了!

卢应巡吃过卢夫人精心张罗的好午膳,才与卢重英去了书房。

打儿子这种事须得一鼓作气, 后头再想抄棍子就不容易了。

卢重英平日里也是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,出师不捷便没再动手, 只问道:“说说, 你跑去让百姓围衙是怎么个想法?”

卢重英为人向来圆融得很, 到了地方上能把各方关系处理得万般融洽。

像卢应巡这样搞出大动静、上来就对上皇亲国戚的鲁莽做法,卢重英打心里就不赞同。

卢应巡微笑着说道:“我听人说, 本来京城今年秋闱的解元文章写得不算最好,但因为他进过大牢所以才被考官点为解元。我觉得吧, 要是我写出能当状元的文章却因为没坐过牢而被压名次岂不是很亏?所以,我就路见不平去坐个牢,趁着回京赶考这当口弥补弥补这方面的空缺。”

卢重英:“…………”

卢重英深吸一口气,只觉自己怎么生了个这么胆大包天的儿子?

这种狗屁理由, 他居然说得出口!

卢重英道:“你去应天府读了这么多年书, 就学到这些玩意?但凡你动动脑子想想都知道你这出身, 考官根本不会考虑让你当状元。”

朝廷里可是有不少人对他们这些外戚严防死守,岂会让卢应巡占了魁首?

卢应巡道:“当不了也没关系,说不准考官会因为压了我名次心怀愧疚,回头给我安排差使时给我找个好位置。”他仿佛一点都感受不到他爹的怒气和无奈,慢悠悠地道,“即便不考虑这些,难道我看到百姓被欺压就能当做看不见?爹,你以前可不是这么教我的。”

卢重英立刻否认:“我可没教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